校史回顧
組織沿革
1983年4月30日和7月17日,原航天工業部下發(83)航計字第0591號和(83) 航計字第0936號文,批準成立“航天工業部西南職工大學”。
1984年5月22日經國家教育部(84)教成字026號《關于職工大學、職工業余大學備案的復函》同意備案,并于1984年正式招生。學校性質為成人高等專科學校。
1989年3月經原航天工業部批準,更名為“西南航天職工大學”。
1999年7月26日,教育部教發[1999]104號文,同意在西南航天職工大學與重慶電子工業學校基礎上建立重慶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成為重慶市第一所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由重慶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管理。
2003年4月16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3]105號文,批準由原西南航天職工大學繼續使用“重慶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校名,將原重慶電子工業學校更名為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2006年12月8日,與江津市人民政府簽協議,整合江津師范,成立基礎學院。
2008年3月2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8]27號文,批準重慶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更改校名為“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2008年4月11日,教育部教發[2008]13號文,批準重慶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大事記
1983年3月31日,四川省七機局局長姜延斌同志受航天工業部領導委托,在原○六四駐渝辦事處召開會議,宣布航天部西南職工大學籌備組正式成立,籌備組成員有:李生嵩、賈廷璽、孫世斌、胡漢清。
1983年4月30日和7月17日,原航天工業部下發(83)航計字第0591號作出關于成立航天工業部西南職工大學的決定。學校名稱為“航天工業部西南職工大學”;學校為地師級事業單位,隸屬部四川管理局領導;學校性質為全日制職工大學,學制三年;學校校址為重慶市江北縣松樹橋大慶村119號。
1983年10月17日,航天工業部(83)航計字第1316號,將航天工業部西南職工大學校址由“重慶市江北縣松樹橋大慶村119號”更改為“重慶市江北區大石壩大慶村119號”。1989年3月經原航天工業部批準,更名為“西南航天職工大學”。
1990年1月17日,江北區人民政府江區府發(90)7號,將學校地名更改為“育航村”。
1999年7月22日,在學校學生食堂二樓大廳隆重舉行了重慶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授牌儀式。7月26日,教育部教發[1999]104號文,同意在西南航天職工大學與重慶電子工業學校基礎上建立重慶電子職業技術學院。9月1日,隆重舉行了重慶電子職業技術學院首屆新生開學典禮。
2002年1月17日,重慶市公安局江北區分局大石壩派出所批準,將學校校址育航村1號更名為紅石路255號。
2004年9月,受重慶市教委委托,代管重慶社會大學。2006年12月,社會大學全部資產過戶我院。
2004年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是重慶市第一所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的高職院校。
2006年12月8日,我院與江津市政府正式簽署整合江津師范學校,整體接收其資產的協議,12月14日我院基礎學院正式入駐江津校區。
2007年3月,我院成為重慶市首批單獨招生試點高職院校。
2008年3月更名為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2009年被確立為“重慶市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
2010年7月,我院會計電算化實務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也是重慶市高職高專經管類唯一的一門國家級精品課程。
2011年10月25日,學院參加重慶市201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表彰大會,并獲“突出貢獻單位”稱號。
2011年11月,重慶市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專家組對我院進行第二輪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并獲得通過。
2012年2月,學院電子電工技術、數控技術兩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通過市教委、市財政局驗收。
2012年7月,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學院獲得“數控維修與加工”一等獎、“智能電梯調試與安裝”三等獎,實現學生技能大賽成績歷史性突破。
2012年10月25日,學院數控應用技術推廣中心通過市級驗收,正式確定為“重慶市數控應用技術推廣中心”。
2013年5月,我院示范院校建設項目通過市教委組織的專家組驗收,學院被重慶市教委、重慶市財政局確立為“重慶市市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
2013年6月,我院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注塑模具CAD與主要零部件加工”競賽項目中獲得一等獎;在“天煌杯”智能電梯裝調與維護競賽項目中獲得全國二等獎;兩名指導教師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優秀指導老師。
2013年12月,我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和通信技術兩個建設項目順利通過教育部、財政部驗收。